close

第三章 消除幾種不必要的誤會 --佛教的精神與特色 林世敏居士著

佛教發源於印度,迄今將近有二千五百年的時間,傳遍了世界每一個角落。
由於時間的長久和地域的廣闊,難免或多或少改變了它原有的面目。
這種面目的改變,有的是為了適應本身的生存與發展而形成的自然變異;
如佛教傳入中國後與儒道思想的融會貫通;又如禪宗的開創,大乘宗風的發揚等等,
皆具有中國獨特的色彩與精神。有的則是後世人們不明究竟,人云亦云,
活生生地自己戴上有色眼鏡,產生了莫須有的誤會所致。 

本章所要討論的,就是要幫助讀者們取下自己預先戴上的有色眼鏡,
希望能藉此清楚地看清眼前的事物。如果能因此而進一步地認識佛教,瞭解佛教,
澄清對佛教的誤解,不管那是你聽來的或自己看到的,那都是作者所最欣喜盼望的了。 
至於一般人對佛教的種種誤解,我把它歸納為八項,以便加以敘述說明: 

第一 佛教是智信而非迷信的 

在還沒有討論到本題之前,我們要對「智信」與「迷信」先下個定義。
 簡單的說;凡不是經過慎密的思考與明確地觀察之前,就盲目信仰的就是「迷信」。 
反之;凡是能經過「慎思」、「明辨」的功夫,才去信仰的就是「智信」。 而現在一般人,
在指責佛教為「迷信」之先,只要看到佛教一些膚淺的表面,或聽到一些「先入為主」的謠言,
就一口咬定佛教是「迷信」,其實他自己的腦海裡存有多少智慧與思想呢?
沒有深入探究,未經明確地觀察,就盲從附和別人的話,他本身早就「迷信」了——迷信他人的胡說。

釋迦牟尼從不強迫弟子們盲從的信仰,同時鼓勵他們發問。
關於這一點我在第二章中的第十點「佛教是民主和自由」裡,已經說得很詳細了,同學們可以參照閱讀。 
佛教的經典同一般宗教的經典有一個最大的不同地方,那就是佛經是准許懷疑、研究的;
而外教的經典則是絕對的真理,不容辯駁,否則就是冒瀆神。 佛曾經教導弟子們說:
你們的懷疑,你們的迷茫是正當的。因為對一件可疑的事是應該起疑的。
 佛認為一個人要注意不可被流言、傳說所左右;不可依據宗教典籍,不可單靠論理或推測,
也不可因某事物之似有可能而信以為實。 佛教更偉大的思想還不止於此,
佛認為一個人不可以因為「他是我們的導師」而就對他所說的話深信不疑,
而要求弟子們要在:「當你自己確知某事是善良的、美好的,那時你再信受奉行。」 
佛教不認為懷疑是罪惡或愚蠢,反而認為懷疑是達到覺悟的途徑,
「大疑大悟,小疑小悟,不疑不悟。」正可說明這種實事求是的精神。 
所以梁任公先生說:「佛教乃智信而非迷信。」難道他是信口胡說的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cutkfc 的頭像
    ccutkfc

    Claire

    ccutkf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